“2015年北京國際果蔬展”展后報告
2015北京國際果蔬展展后報告
2015年北京國際果蔬展覽會于2015年9月9日至11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落下帷幕,本屆展覽會為第七屆,由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質檢協會)與長城國際展覽有限責任公司聯手主辦。作為面向大陸市場的果蔬行業專業性盛會,北京國際果蔬展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大力支持,是在大陸果蔬行業展覽會中國際性、專業性的展覽會,果蔬展匯集展示和會議于一體,是一個體現貿易、交流并進的國際性行業盛會。
一、國際化及跨地域化程度高
2015年北京國際果蔬展的展商來自17個國家及地區。其中,國際展商占總展商的45%,參展國家包括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墨西哥、智利、秘魯、阿根廷、法國、以色列、荷蘭、阿聯酋、埃及、南非、泰國、馬來西亞、厄瓜多爾等國家。包括新西蘭、澳大利亞、秘魯、阿根廷、法國、南非、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八個國家以組團形式參加。澳大利亞作為2015年的主賓國,有12個企業和協會集體亮相。
中國國內展商來自17個省市自治區,國內展商占總展商數的55%,來自北京、河北、遼寧、黑龍江、山西、陜西、山東、江西、新疆、上海、江蘇、云南、湖北、廣東、浙江、內蒙、海南,基本涵蓋了中國果蔬主要產區。運城蘋果和湖北柑橘還在果蔬展期間舉辦了專項推介會。


2015年北京國際果蔬展的專業觀眾來自31個國家,其中國際觀眾占總觀眾的9.8%,國內觀眾占90.2%。
國際專業觀眾排名前十的國家包括:俄羅斯、德國、波蘭、美國、澳大利亞、菲律賓、意大利、西班牙、韓國、馬來西亞。其地理分布為:

國內參觀人員來自28個省市,排名前十的省市及占國內觀眾的比例分別為:北京(28%)、上海(10%)、山東(10%)、天津(9%)、河北(8%)、江蘇(7%)、廣東(6%)、遼寧(3%)、山西 (3%)、河南(2%)。
二、專業化程度高
北京國際果蔬展覽會是大陸果蔬行業中,一個集展覽與行業論壇為一體的專業性盛會。展品類別涵蓋了整個產業鏈條,包括新鮮果蔬產品、果蔬加工品、果蔬產后技術及設備、果蔬包裝設備、通關物流資金等服務項目,干果、調味品、果汁、葡萄酒等果蔬外延產品。與前一年相比,2015年出現了兩個增加:首先,在果蔬產品中,高品質產品、有機認證產品、無公害果蔬產品比重增加;其次,產后設備及包裝企業比往年有所增加。從展品類別和展商業務種類而言,北京國際果蔬展已經開始向專業化、全產業鏈邁進。

現場展示的果蔬產品更加多樣化。國際展商帶來的產品種類超過50個大種類,其中近一半為目前沒有獲得準入的產品,比例為歷年最高。已準入的產品包括蘋果、梨、柑橘類(包括檸檬)、葡萄、車厘子、芒果、莓類水果(新鮮及果干)、牛油果、提子、香蕉、龍眼、山竹等,也有阿根廷藍莓、秘魯石榴、法國蜜瓜、馬來西亞新鮮榴蓮、泰國蓮霧等未獲得準入的產品,秘魯瑪卡、澳大利亞車厘子酒、椰子醬、椰子涼粉、木薯片、草藥茶、香米、花茶等果蔬相關加工品也極大地豐富了展會的展品、提升了專業性。國內展商展出的產品包括蘋果、梨、葡萄、柑橘、蜜瓜、石榴、干果等。
專業觀眾中,前三類行業為:貿易(35.2%)、零售商(13.6)、服務及金融業(10.8%)。與去年相比,貿易類企業基本持平,種植企業比重有所下降,增量明顯的是電子商務和金融類企業。貿易類企業仍為主導,占總專業觀眾量的35.2%。零售業中,電子商務比重增加非常明顯,占總數的9%,幾乎是超市和連鎖店(4.6%)的二倍。金融類觀眾比例增長明顯,絕大多數目的為尋找投資項目。

三、會議議題具有廣度和深度
在展會同時舉辦的國際果蔬論壇從議題的廣度和深度上也是行業會議的佼佼者。論壇議題涉及貿易話題、行業發展動態、國家相關政策支持與服務。
在果蔬貿易環節,討論議題包括全球果蔬貿易、中國市場對全球果蔬貿易的影響、進口果蔬主要供應國15年介紹及新產品、中國主要產區介紹及新品種等。其中, PMA全球業務拓展副總裁理查德·歐文先生在分享全球15年果蔬貿易的藍圖同時,也表示非??春弥袊磥沓隹谮厔?,因為亞洲消費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生鮮食品,而我國蔬菜、水果產量占全球產量的50%和18%,但我國蔬菜出口量僅排第四,水果出口量更低。此外,泰國、秘魯、馬來西亞及阿根廷的行業代表也重點介紹了本國的行情及新品種。觀眾們不僅對新品種熱情很高,對于“中國消費是否在改寫全球水果產業鏈版圖”這個議題,也一直向互動嘉賓熱情提問,持續到閉館大家還不愿散去。
中國果蔬行業發展中,電子商務、跨境電商、B2B平臺等新手段的應用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動態。上海伊禾農產品科技發展公司不但管理著上海龍吳市場,而且也與跨境通合作,是首批參與跨境通果蔬業務的企業之一。伊禾副總經理更是提前在伊禾官方發布會之前,在北京果蔬展上為大家介紹了跨境通這個電商平臺的應用。同時也討論了行業發展遇到的瓶頸:物流、冷鏈、產品質量、品牌運作等。質檢協會馮春光主任分析了中國水果走出國門遇到的機遇、存在的挑戰。優質水果資源豐富、國際市場逐漸開放、各級政府予以重視、企業需求客觀存在、軟硬條件日益完善,這些都是出口型企業面臨的機遇,同時也遇到一些挑戰,表現在:1)價格倒掛現象明顯,國際形勢不容樂觀;2)生產成本不斷提升,價格優勢不再明顯;3)品牌建設落后明顯,對外宣傳力度不夠;4)生產技能有待提高,品質保障參差不齊。中交協冷鏈物流委員會萬益鋒先生闡述了冷鏈在果蔬生鮮市場上的重要性。鑫榮懋、百果園等企業代表也參與了互動環節。
促進果蔬產品進出口貿易、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產品質量,這些工作涉及到質檢、農業、果業等政府部門,大到國家部門,小到區縣,都在從實際出發,想辦法以市場為導向,為果蔬種植企業和貿易企業多辦實事。北京國際果蔬展為各地政府和協會提供了一個優良的平臺,交流各自的做法和經驗,同時也與國際較為成熟的協會進行交流,以便更好地發揮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在進出境檢驗檢疫把關與服務這一板塊中,國家質檢總局動植物檢驗檢疫司吳昊處長首先發言,介紹了我國進口水果檢驗檢疫的法律法規及流程;這些知識不僅關系到新品種準入中國市場,而且還有助于國外出口商和國內進口商在貨物準備過程中,需要的單證、貨物處理的正確程序等方便,提供了豐富的知識。使館代表、協會高管、出口商、進口商等業內人士為了能“聽君一席話”就站在人滿為患的論壇門邊聽著。來自國家質檢總局、湖北、河北、新疆、陜西和山西的各界政府職能部門代表,在果蔬論壇上,紛紛介紹了本領域、本地區果蔬發展情況以及在提高產品質量、幫助企業打開市場方面,出謀劃策。
四、大陸果蔬行業權威性的展覽會暨行業會議
本屆展會,一如既往地得到國家質檢總局的大力支持。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海清先生、總檢疫師項玉章先生、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會長葛會榮先生參加了北京國際果蔬展開幕式,為主賓國澳大利亞展臺進行剪彩,并且參觀了各家參展企業的展臺。在果蔬貿易,尤其進出口貿易中,質量檢驗與檢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不但要確保產品質量,而且也為企業打開市場保駕護航。正如中國質檢協會葛志榮會長在開幕式上所講:“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及全國各級檢驗檢疫機構,承擔著中國出入境商品檢驗檢疫的重要使命,對進出境水果、蔬菜檢驗檢疫工作歷來高度重視,一方面指導幫扶企業,提升出口果蔬質量安全整體水平,為更多國產優質水果進入國際市場創造條件;另一方面科學把關,保護國門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防止有害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質隨進口水果和蔬菜入境,維護廣大消費者健康和農林業生產及生態環境安全。”
截止目前,已經有來自39個國家的144個品種的新鮮水果獲得中國市場準入。除了已經獲得準入中國市場許可的果蔬產品,在北京國際果蔬展上,國際展商還展示了一些未獲得準入中國的果蔬產品。經過國家質檢總局特殊許可,2015年,共有來自五個國家的20多種未準入產品獲得特殊許可,在北京國際果蔬展上展示,并供參觀者品嘗。即使沒有獲得市場準入,國際展商通過展示樣品,為該品種獲得中國市場準入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可以先行向行業人士展示,收集市場反饋,獲得潛在的客戶,主辦方此舉為國際展商創造了巨大的價值。
五、打造貿易與交流平臺
在展覽展示、行業論壇的同時,北京果蔬展也舉辦了“果蔬產業采購洽談會”,經過層層篩選,來自12個國家及地區的95家企業參與貿易洽談。國內外買家從行業上分為以下幾大類:連鎖超市、電商、批發市場和果蔬進出口商。水果超市連鎖企業以及電商占到這次總數的51%,果蔬進口商占到總數的49%。本次繼續邀請了來自俄羅斯聯邦、中東、東南亞的國際買家,占買家總數的21%。除了傳統的蘋果、梨、蔬菜等鮮果鮮菜產品之外,國際買家今年對中國的堅果類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些首次來到中國內地參加貿易洽談會的海外貿易商表示,中國不僅市場潛力巨大,增長速度驚人,尤其是中國電商。而且他們對果蔬電商們能綜合處理銷售、冷鏈物流、售后服務等體系表示贊嘆,并非常愿意與之合作。
正如中國質檢協會葛志榮會長概括:“搭建起一個國際合作的平臺,在展示特優產品的同時,各界人士面對面的交流政策法規、行業動態、管理理念、先進技術,有助于共同促進產業鏈升級和貿易發展。”這就是北京國際果蔬展覽會暨研討會的宗旨及目標。展覽會為行業人士打造了一個交流的平臺,組委會也將本著“3天展會、365天服務”的宗旨,繼續為行業人士服務。
2016年果蔬展將于2016年10月30日到11月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敬請關注。官方網站(www.buytrafic.com)及官方微信(Chinafvf或中國果蔬展)。咨詢電話88102253、88102219,郵箱chinafvf@chgie.com。
2015北京國際果蔬展覽會主辦
2015年9月